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邺风丨初夏游天平
来源: 安阳日报      时间:2023-05-25 19:19:4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初夏游天平

赵亚明

在秀美的南太行林虑山东麓,有一座峭拔的高山,名曰“天平山”。我没有考证过天平山名字的由来,猜测大概是取与天齐平之意吧?从网上搜索一下,果真因其“峰势峻极,上平于天”而得名。宋代三朝宰相、相州安阳人韩琦曾称赞天平山“天下绝胜之境也,雄伟秀拔,虽江南诸山素有名者,皆所不及”。唐兴顺先生的散文名篇《天平之水》也洞幽察微地描写了天平山那“水中最快乐又最安详的山潭之水”,一读之下令人生出想登“与天齐平”之山的冲动。

出发这天,正是雨后。时令虽说已过了立夏,但因闰二月的缘故,体感犹凉。连日来,小雨淅淅沥沥、缠绵不休、间或不断,让人恍惚迷离,疑在深秋。所幸天公作美,一大早,太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众皆雀跃,呼朋引伴,与好友一行人风风火火直奔传说中的天平山。

很快,车在一个叫“花千谷”的地方停了下来,唐兴顺先生与乡土文学作家张国声、“花千谷”主人李计生诸兄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众人寒暄完毕,围坐喝茶、闲谈。其间,我举目四望,只见山青青、水碧碧,茂林、修竹、野花,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桃花源图景。此刻,太阳完全升起来了,整个天平山沐浴在金辉之中,更显得蓊郁葱茏、生机勃勃。得了天水滋养的草木撒着欢地长,想起朱自清先生写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的确如此。满山林虑石纹理奇特,各具姿色,那种天然的憨厚之态让你忍不住想捡起来带走。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韩琦会把雄伟的南太行天平山与秀丽的江南诸山相提并论,要知道南北西东地理风貌相差甚远,本不宜类比。所以,出生在泉州的韩琦一定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在下了一场雨之后登上天平山,不想却看到了最快乐、最安详的石潭之水和齐天之山的万千气象。他怎么也想不到,此山竟然兼具了北方汉子之伟岸与江南妹子之灵秀,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山色空蒙雨亦奇”啊!这才留下了“虽江南诸山素有名者,皆所不及”这样的五星好评。

茶毕,迫不及待往山上走,却感觉迈不开腿,脚下暄软的松土似乎想留住游人的脚步。先生们兴致勃勃地走在前边,我和两名好友落在后面,索性研究起了石头。好友从山石上掰下一小片覆盖着若层层梯田般苔藓的薄石,形状颇似微缩太行。她小心翼翼地放在路边说等下山时再带走,后来大家从山的另一边下去,没有走回头路,那块石头也就留在了那里。我有些替她惋惜,总感觉北方气候干燥,林州又是缺水的地方,石头山是极少长苔藓的,也算是稀罕物。好友却说:“当时我就知道那块石头拿不回来,它不属于我,它是大山的。”这富有哲理的话让我心动,想到我这一路只顾低头捡石,却未曾留意云根深处那变幻莫测的风景,岂不是辜负了远山的呼唤和它自古的齐天之名?

下山来到唐家小院,院内奇石异木,青杏垂枝,显示出主人的雅趣。美丽好客的唐夫人董大姐热情招待大家,端出从新疆带回的各种干果,还高唱一曲《我爱你,中国》,歌声嘹亮,落落大方,宾主尽欢,自不待言。

从小院出来,天色已暗。此时,太阳藏到天平山后面也要休息了,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愉悦。油菜已经收割,麦子也已经能揉出麦粒来,田野里充满了希望。季节在千万次的轮回中依然新鲜,却苍老了我们的容颜。还好,没有辜负每一个迎风起舞的日子。

再见,天平山!

标签:

X 关闭

class="ad_desc">广告

X 关闭